血脂检查异常就是高血脂吗?错!血脂好不好看这四样指标就够了!
2017年01月14日 黄帝内经养生
由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密切,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自己的血脂。血脂一般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于这些成分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受饮食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抽血检查之前,患者应该避免出现一些能够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检验血脂水平的四项重要指标。
高血脂并非胖人的专利:不少网友留言,说自己并不胖,而且平时也坚持锻炼,为何血脂还是居高不下。事实上,血脂水平与体形并无必然联系。
血脂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脂异常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导致,多无明确的病因;继发性血脂异常则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由此可见,瘦人并不可高枕无忧。
可控因素: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甲减、肾病等;饮酒过量;吸烟;常吃含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体力运动不足;药物副作用。
不可控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
其中,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对血脂水平影响较大。
血脂在正常情况下是趋于稳定状态的,但血脂水平也易受非疾病因素的影响,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检测血脂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控制饮食:抽血前12小时内不能进食,8小时内不能喝水,3天内不能饮酒。动物的内脏、脑、骨髓、脂肪(肥肉)等胆固醇含量都很高,检查前应适当忌口,以免引起血脂的暂时性升高。
2.暂停一些药物:某些冠心病药物可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D可使胆固醇升高,硝酸甘油、甘露醇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因此,在抽血前2~3天内,应暂时停止服用这些药物。
3.注意动作姿势:验血前最好坐在凳子上,如果躺着或卧着,5分钟后胆固醇就会开始下降,20分钟后可降低10%~15%;如站立20分钟,胆固醇约可降低6%~10%。所以验血前应坐下休息5~10分钟,抽血姿势宜保持稳定、一致,这样对化验结果影响最小。
4.把握止血带结扎时间:医生在为患者验血前,止血带结扎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分钟,如结扎超过2分钟,胆固醇就会升高2%~5%;超过5分钟,胆固醇可升高5%~15%。若是扎上止血带后不能马上验血,患者可提醒医生。
5.适度运动锻炼:验血脂前2~3天不要进行过猛的运动,如跑步、打球、跳高等。运动量过大过猛,可使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导致血脂降低,对化验结果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老年人不要晨练。
很多人认为血脂异常就是高血脂,其实不然。由于脂肪多半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液中,它们会与蛋白结合,生成脂蛋白。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或降低都属于血脂异常。
除少数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外,绝大多数血脂异常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
①肥胖者要注意控制饮食,注意摄入量,增加体能消耗,逐渐恢复到标准体重。
②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含适量蛋白质的食物为宜,如瘦肉、鱼;少吃动物内脏、肥肉、黄油、鸡蛋等。尽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平均含量。
③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色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和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少吃盐和糖,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④进餐要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忌烟酒。
⑤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胆结石等。
⑥适当体育锻炼对防治高脂血症有相当大的作用,如慢跑、太极、瑜伽等。